亨迪制药股价飙升 供销均依赖印度企业

admin 科学技术 2022-12-25 327

摘要:1981年,布洛芬的原始研究专利到期。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布洛芬产业,相关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成立于1995年的亨迪制药(43.490,-0.56,-1.27%)也是这一行业趋势的重要参与者。最近,布洛芬“一票难求”,亨迪药业股价飙升。当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涌入药店购买布洛芬时,A股市场的许多投资者将筹码投向了“...

e13ae8801f30147d13c839f1c2e17abbf4343851.jpg

1981年,布洛芬的原始研究专利到期。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布洛芬产业,相关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成立于1995年的亨迪制药(43.490,-0.56,-1.27%)也是这一行业趋势的重要参与者。最近,布洛芬“一票难求”,亨迪药业股价飙升。

当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涌入药店购买布洛芬时,A股市场的许多投资者将筹码投向了“布洛芬概念”。

在12月7日至12月21日的短短11个交易日内,中国第二大布洛芬原料药公司亨迪制药的股价上涨了78%。截至21日收盘,公司总市值达到118.56亿元。

亨迪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是被称为“资本猎豹”、“民间股神”、“定增王”的股市玩家刘益谦。2022年,刘益谦以415亿的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70位。

许多投资者推广了亨迪制药,这使得刘益谦的财富上升。

最近,很难得到一粒胶囊、一瓶布洛芬悬浮液和其他退烧药。

“这次全国范围内抢购布洛芬提醒我,在疫情初期,每个人都试图购买N95口罩。所有的笑话都可以应用。此前,据说除了医院和药店,他们不能购买口罩,其余的都在出售口罩。现在用布洛芬替代口罩是可以的。”王华从小区购买了一板布洛芬胶囊,告诉市政社区。

北京海淀区一家药店的老板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目前店里的布洛芬缺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到。”

一家公立3A医院药房的员工表示,为了应对布洛芬需求激增,他所在的医院已经开始“拆开”整盒布洛芬并开处方。“如果医生判断你需要服用3片布洛芬,他会给你开3片布洛芬而不是整盒”。

销售终端缺货的压力已经传导到供应链的上游。

从布洛芬产业链来看,上游是布洛芬原料药的生产和制造,中游是制药企业,下游包括零售市场和等级医院。亨迪制药是世界六大布洛芬原料药企业之一,也是仅次于新华制药的中国第二大布洛芬原料企业(36.170,-3.13,-7.96%)。

除了从事原料药业务,亨迪制药还基于自己的原料药开发相关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等)。根据亨迪制药的招股书,2019年,其占中国布洛芬出口的32.8%,占布洛芬国内销售额的37.34%。

12月14日,亨迪制药公开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的相关要求,全力加班生产布洛芬。此外,亨迪制药的“5000吨布洛芬原料药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该项目将于2023年12月31日前投入使用。

不过,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布洛芬原料药制造商在提高产能和产量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可能“远不能解决终端销售短缺的问题”。

IPG中国首席经济科学家白文喜,向市场表示:“(布洛芬)的基本生产能力已经足够,但需求爆发太突然,导致生产库存和生产组织之间暂时脱节。原料药环节的生产能力足够,但目前制剂环节组织的反应速度无法跟上。”

以2021为例,今年亨迪制药的布洛芬原料药产量为3625.01吨,右旋布洛芬(布洛芬的右旋,与布洛芬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用途,但具有更好的药动学特性)产量为55.88吨。根据《证券时报》引用的数据,2021国内对布洛芬原料药的需求将达到1725吨。

也就是说,仅汉迪药业的产量就可以满足中国每年对布洛芬原料的需求。此外,中国还存在另一家主要布洛芬原料药公司新华制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布洛芬制剂企业的许多生产线没有满负荷生产,这使得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重新启动生产线并将产品运送到终端需要时间。当物流恢复后,布洛芬的短缺将得到缓解。一些朋友预计,短缺情况将在元旦前后得到改善,我同意这一点。”医疗代表刘峰说。

产能并不短缺,这意味着这一波“布洛芬概念股”迎来了好消息,这可能是短暂的。薄文喜表示:“随着疫情后需求的稳定,甚至短期投机因素的消失,未来市场走势自然会出现理性回调。长期来看,如果大量扩产,可能会对市场和相关企业造成产能过剩和低效投资问题。”

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终端销售层面。

河北省一家县药房的经营者杜文辉对城市圈表示,“现在我不能点药了。等我以后可以点药的时候,我一下子就不会有大量(货物)了。过一段时间,药就不会短缺了,市场就会成问题。”

“民间股神”的长期投资

亨迪药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刘益谦在资本市场活跃了30年,经常发表令人惊讶的言论,引发热议。

例如,他曾坦言“中国资本市场没有价值投资的概念,只能做趋势投资”、“抱着投资心态投机”、“做上市公司董事长有什么难?还有比资本投资更难的吗”。

刘益谦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亨迪药业63.75%的股份。在布洛芬的热潮下,亨迪药业股价上涨78.47%,这意味着刘益谦家族的财富增加了约33亿元。

在过去的投资经历中,刘益谦习惯于带着“认知偏差”做生意,通过敏锐捕捉市场风口并提前布局来争取高回报。

不过,亨迪药业的布局有些“无心”。

亨迪制药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上市公司天茂集团(3.080,-0.01,-0.32%)的合资企业。天茂集团原名湖北中天,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和2006年更名为百科制药和天茂集团。

亨迪药业最初名为中天亨迪,2001年更名为百科亨迪,2020年成立股份公司时更名为亨迪药业。

为了避免混淆,下面分别使用亨迪制药和天茂集团来指代两家公司。

2000年1月,刘一谦成立了新立亿集团前身上海新立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时至今日,信义依然是刘益谦家族最重要的投资工具。刘益谦在天茂集团运营期间,一步步成为亨迪药业的实际控制人。

2001年至2003年,信义一步步进入天茂集团,随后计划将后者投入保险业务,并剥离后者原有的化工和医药业务,试图将天茂集团打造成“中国第六家上市保险公司”。

在剥离化工和制药业务的过程中,刘益谦将包括亨迪制药在内的相关业务子公司“左手”交给了家族中的其他企业。刘益谦计划“投入”天茂集团壳资源的保险业务是国华人寿。

但最终,刘益谦未能成功将国华人寿重组为天茂集团的壳资源,而是完成了化工和医药业务的转型,使亨迪制药成为国际领先的布洛芬原料药上市公司。

亨迪药业具体的股权运作过程是,2000年5月至2012年11月,天茂集团通过多次收购其他合资企业股权,逐步将亨迪药业转为全资子公司。

接下来,2019年7月,天茂集团以3.96亿元的价格将亨迪药业100%股权转让给信义集团旗下的上海永达盛。

随后,2020年5月,刘益谦将亨迪药业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他的四个孩子,并进行了股权激励。这是亨迪制药在2021 12月成功上市之前的最后一次股权变更。

对印度市场的依赖

亨迪制药能够长期保持在布洛芬原料药市场的地位,与印度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亨迪制药的子公司Glee制药曾是其布洛芬原料药的主要生产和销售主体,也是亨迪制药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这家企业是亨迪制药与其印度客户之一的合资企业。

自2003年以来,印度布洛芬原料药和制剂企业India Gley与Hendy Pharmaceutical达成合作,从后者购买布洛芬原料药产品。

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2007年,亨迪药业与印度格力共同成立了湖北格力药业,双方各持有50%股权。根据亨迪制药的招股书,在随后12年的合资期间,印度格力并未介入格力制药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而是专注于亨迪制药布洛芬原料药的质量和稳定的供应渠道”。

2019年12月,亨迪制药收购了印度Glee持有的Glee制药剩余50%股权。

2020年,Gley制药被其母公司Hendy制药吸收合并。

截至目前,亨迪制药与印度Gly保持业务关系,印度Gly将是亨迪制药2020年的供应商和最大客户。

除了印度的Glee之外,亨迪制药还与其他印度制药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招股书,异丁烯是布洛芬原料药合成的主要中间体。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亨迪制药的异丁烯采购金额分别为4005.65万元、4454.43万元和9114.64万元,均由两家印度供应商提供,即Vinati Organizations Limited(以下简称Vinati)和IOL Chemicals an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下文简称IOL)。

其中,Vinati是公司异丁烯的主要供应商,IOL是异丁烯的补充供应商。2020年,Vinati将成为亨迪制药最大的供应商。

在这种情况下,亨迪制药在招股书中解释说,Vinati和IOL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异丁基苯供应商。这两家企业已占全球异丁基苯市场份额的约95%。考虑到采购规模、采购成本等因素,公司仅从这两家供应商采购异丁烯是合理的。

在供销双方,亨迪制药依赖印度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的稳定运营带来了挑战。

此外,在布洛芬原料药市场,尽管亨迪制药已经是世界六大制造商之一,但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布洛芬最初的研究专利早在1981年就到期,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布洛芬产业。目前,市场上制造商之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因此,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规模几乎成为每个制造商的市场策略。

在这轮由市场飙升带来的终端“药品短缺”之前,亨迪制药的布洛芬原料药业务在2021和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这背后,既要考虑疫情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也要考虑公司全球竞争对手产能释放带来的压力。

2014年,刘益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做工业很难……(工业)不亏损的企业是好企业。”

对于刘益谦和亨迪药业来说,市场最近对布洛芬概念的热情可能更像某种意义上的“惊喜”,市值收获来得如此突然。


相关推荐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